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的独特作用和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已经得到确认。而家庭教育却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问题:如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常把不切实际的期望强加于孩子;强调父母权威忽视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亲子交流不畅;只重视孩子分数忽视品德培养,重养轻教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课业负担重,社会诱惑多,厌倦学习;网络对未成年人身心产生负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严重缺失;受重男轻女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女童在家庭中尚未得到平等的对待;缺乏对孩子性别教育的科学指导等等。
家庭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启迪和影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并且贯穿人的一生。家庭教育绝不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家长的文化素养、气质、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孩子在家的角色、地位,都会使孩子的成长受到影响。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我们的家长却对此认识不够,他们只知道不辞劳苦地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而不知自己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笔者人认为,家庭教育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创造艰苦的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遭受些人为的艰难,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坚强的意志,适应各种意外的困难。公学是英国的贵族学校,在这些公学里上学的学生,都是富家子弟。公学学费昂贵,强调品学兼优。然而,在公学里读书的富家子弟却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校方故意将伙食弄得很差,又缺少取暖设备。学校要求每个公学学生必须在恶劣的天气里穿短裤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坚持冷水浴,不准盖过暖的被子,冬天也要开窗就寝。这样做是为了除去孩子的娇气,养成坚强的意志,提高其身体的精神素质。在公学里,人们以吃苦为荣,以意志坚定为高尚,树立一种合乎自然的价值观。在英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模拟的生活环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环境的磨练,准备许多实际生活的本领,以增强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的能力。这也是对孩子的另一种钟爱,这种爱强于对孩子的和过分的呵护,这是父母必须做出的一种真爱。
养成良好的习惯
传统无所不在,一旦形成传统,习惯就会不问理由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当中,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成为不问其所以然则然的自觉。这一点,英国人认识非常深刻,比如要养成“忍耐”的习惯,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绅士,如缺乏忍耐的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即使是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所以,在家庭中,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即使他们大哭也绝不会在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同情。相反,对那些不能忍受疼痛而肆意大哭的孩子,父母会给予严厉的训斥。这样,日子久了,孩子渐渐地就会明白,他是生活在一个只能依靠自己的环境当中,不管是哪种痛苦,都不必求助别人,要自己去忍耐。时间一长,孩子的坚忍性格会自然养成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有助于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是英国人一致的看法。
提倡纵向表扬批评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我们的家长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发展趋向,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邻居家、同事家的孩子。
陪孩子成长不要帮孩子成长
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西方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要按照孩子的发展阶段赋予教育,让孩子去做孩子想做的事,不能强加给孩子你要他做的事。
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实际上,教育中要因人而异,教师要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孩子有孩子气,很正常,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要允许孩子问问题,随便说话。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其实,应该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给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父性教育不可少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中国古训“养不教,父之过”。男孩子为什么缺少“阳刚之气”?,细想也并不奇怪。大多数父亲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妻子,而我们的孩子受到的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十月怀胎,母亲已经给予孩子很多很多,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
树立正确的父母观
父母对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天下父母心”,这是所有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加含蓄、内在,有的时候这种爱有些沉重;西方人直白、外在、浪漫。父母观的不同表现在:一是子女的所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在我国,毋庸置疑子女是属于父母的,就像家中的其他东西一样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得听父母的;在西方,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二是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引用企业形式来说,在我国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责任:从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帮助安排工作等。当父母在做这—切的时候是心甘情愿,我们一辈子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个好前途、好发展。家长所有个人的抱负、希望、心愿等等全放在孩子身上。等到这一切都完成的时候,父母的青春年华也逝去了。在西方,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冼自己的衣服等。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钱(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的。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三靠贷款,毕业后自己还。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教育什么呢?—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西方人的父母观可以给我们的启示是: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尊
有的孩子遇事积极乐观、好奇心强、敢尝试、能吃苦、肯动脑,而有的孩子遇事等待观望、缺乏兴趣、不敢尝试、不能吃苦、不肯动脑。这是什么原因?是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的结果。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鼓励多于保护,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在做中学、做中练,培养了能力、兴趣,最重要的是树立了自信心。有的过分的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一切要等父母。家长怕孩子受伤、受欺,很多事情或活动家长认为危险、脏等不让孩子玩。其次,有的人对孩子引导多于灌输。“我觉得……会好些?我建议是……,你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等等这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你还小,听妈的。告诉你这样做怎么不听?错了吧,你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等是有些家长常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引导会启发孩子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出判断,可能对可能错,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灌输对孩子来讲只需被动接受,这样会束缚孩子的自信心。第三、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全面,我们常常以学习替代一切。第四、家长对孩子使用语言的作用也有差别,“真笨,这你都不会。”“你看谁家的孩子就比你强。”“告诉你多少遍了,就是记不住。”“念书去,别的都别管”。“我们为了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能这样”。“你能把书念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这些家长有意无意常挂在嘴边的话,影响甚至摧毁了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显然,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信心的土壤,鼓励和引导是培养自信心和自尊的最佳养料。
营建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是一个家庭在世代承继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家庭文化是家庭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石,它包含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几个方面。
观念文化是指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它是家庭成员判断是非的标准,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对孩子进行行为文化教育也十分重要,行为文化是指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如科学、教育、卫生、文化等活动准则,它对提高子女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有重要作用。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拉夫人说对人们种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种上行为的种子,就会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种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种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就是种豆得豆,种瓜的瓜的道理。
当代,在国家经济发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物质文化教育及其重要。所谓物质文化,是以物质为本的文化,它包括家庭环境、经济状况、消费趋向、家庭设施等。从家庭经济水准来看,一般分为温饱型家庭、富裕型家庭、小康型家庭和贫困型家庭,由于家长素质的高低,家庭物质文化教育也呈现不同的形式和结果。“富二代”、“官二代”中出现的负面案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
从以上三种家庭文化不难看出家庭制度文化,它是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所包含的各种内容,用书面文字规范下来,或者约定俗成的东西,要求家庭成员遵守的规则。常言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是社会发展的文明趋势,要时时吸收社会文明的精华。家庭文化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家庭教育要从建立家庭文化着手。
新时代向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要学会用放大镜放大孩子的优点,用望远镜展望孩子的未来,用显微镜查找孩子的潜力,用爱的语言给予孩子爱的能量。如果做不到,那你还不会爱,还不懂爱和教育,还需要学习和改变。
做父母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需要学习的学问!
(作者系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教授,本文系作者在2012母亲文化与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文章来源:珞珈新闻网)